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紐約自由行」標籤的文章

8/1百老匯--歌劇魅影

圖片
當暑假來到8月時,毛豆家族在紐約已經待了一個多月,紐約行似乎漸到了尾聲,不過眼見毛爸仍未有帶我們去看歌劇的打算,毛媽終於按耐不住下了通緝令下,毛爸才心不甘情不願的蒐集資料,並且通過全家討論決定設棄了媽媽咪呀!而以上演歌劇最久的歌劇魅影為主。 第一次當我們前往布魯克林的TKTS購票並不順利,第二次毛爸終於自行前往時代廣場買到當天下午的票,價格是$62.5元(已經是5折了),折合台約2000元,不過看完了每個人都覺值得,甚至咱家的毛妹現在寫功課都是聽歌劇來當配樂的,和時下的年輕人有點不同,看來這個錢是值得的。購票時坐位是W27,雖是一樓但是屬後排,視線反而受二樓隔層的影響,有部分舞台看不到,成為這次觀賞時最大的美中不足的地方了。 不過得提醒一下看歌劇時最好先將廁所問題解決,雖然歌劇院裡的廁所看起來很典雅,但女生廁所的間數實在是太少了,因此女生還大排長龍,毛媽差點就趕不回來了。 不過看完以後,除了毛媽已外的三個人反應是好看好聽,但是看不懂聽不懂,毛媽才恍然大悟,原來旺季交代他們先上網查資料、看簡介了,唉!真是百密必有一疏。可是他們很棒的是,回台灣之後從圖書館借回了歌劇魅影的電影版,再度重溫劇情後,他們才真正感受到這齣歌劇的魅力所在。 而且在2010年歌劇魅影的編劇瑋柏終於耐不住再度編寫了他的續集,當毛媽將故事大綱告訴毛妹時,他只說了一句話--離譜。或許我們可以拭目以待看看續集可以存活多久喔! 右圖中是當天 終場休息時,毛妹跑到前面五台所拍攝的,其實我們在想應該她是小孩,沒人出面干預,甚至在他們試音時他還用錄影機錄了一小段後才有服務員提醒她,請她回坐。在美國我們家的毛妹真正體會到美國人對小孩的尊重及好,所以要回來時每當有人問她要不要留在美國時,她總很爽快的回答:求之不得,嚇死了在紐約的兩個叔叔了。

7/31惠特尼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圖片
惠特尼美術館位於麥迪遜大道上,平時成人票是$15元,但周五18:00-2100是自由捐獻時間,雖然有人認為利用這段時間進場似乎有點不好,但是如果你曾經利用過,你會發現很多當地人都是利用這段時間前往,所以許多博物館自由捐獻的時段總會大排長龍,尤其是MOMA,真的,除非你只安排了一個星期的短期觀光,否則別跟自己的錢包過不去吧! 美術館的外觀就相當獨特醒目,簡單的線條展現了現代藝術的味道。這館的創始人惠特尼女士,本身也是個雕刻家,她以各人的收藏品為基礎,成立了這家美術館 。因為在當時(20世紀初),許多現代繪畫藝術家的作品並不被當時保守的學院派所接受,甚至連展覽的場地都沒有的情況下,惠特尼女士伸出援手,才讓許多作品可以公開展示。 該館共有四層樓,常設展設在4樓,而2、3樓為企畫展,從麥迪遜大道進入後就是大廳,中央設有售票櫃台,而地下世澤世紀念品商店及提供特別活動場地,當天我們前往時正有一場熱門音樂會,現場擠得滿滿多世人,看來還頗受歡迎的。 裡面有毛媽最愛的o'keeffe(艾琪夫)的作品,除了有名的花卉系列外,另外o'keeffe晚期在新墨西哥旅行的所創作的頭蓋骨、鹿角,搭配著沙漠的荒涼,讓毛媽百看不厭。她的作品在色彩漸層處理上真是值得讚嘆,而且看了巨大的原作遠超過書本或卡片的震撼,至今仍讓毛媽念念不忘。 除了o'keeffe之外,另外洛普(Ed. Hopper)、希格爾(George Segal)和Andy Warhol等人的作品也多是該館有名的收藏品,可惜的是Andy Warhol好像外借了許多作品,所以當天並外看到,不過因為她的作品曾在中正紀念堂展出時曾觀賞過,並未有太大的遺憾。不過由於該館也是屬於私人館藏,因此也不開放攝影囉!

8/3聯合國總部、聯合廣場

圖片
在紐約的最後幾天,毛豆念茲在茲的就是要去聯合國參觀,從小就會和我們大人討論政治議題的毛豆當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親身體驗一下囉! 聯合國是沿著東河,從東42街到東47街之間矗立四棟大樓,所以我們先搭車到42街的中央車站再步行前往,不久從車牌就可以看出我們已經越接近了。到了總部的正面,迎面而來是聯合國會員國加的國旗,據說目前已經有190多個加入。一進入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打結的槍枝,當初是由盧森堡捐贈,代表世界和平的意思。

7/24布魯克林博物館

圖片
布魯克林博物館位於紐約布魯克林區,有人說其實它是MET的縮小版,因為他不管在建築風格或展覽品都跟大都會美術館差不多,但是因為布魯克林其實是個地方性博物館,當地居民主要是非裔美人,該館常舉辦較現代性的與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而其中古埃及文化的文物與大都會相差不多喔! 該館入門票建議票價是$8元,不過既是建議票價呢! 我們家還是一慣的做法一人$1元就進去了,不過後來還看到更過分的網站說明是只使用25分(1Quarter)就進入了,個人是不建議啦! 由於布魯克林博物館不在所謂的曼哈頓中央公園區,所以前往的觀光客十分稀少,那天進入時就有為數十幾個小朋友在買票,所以在參觀時不會有想去MET或MOMA人潮洶湧的擁擠感覺,但館內仍有些名畫,包括米勒、莫內、畢卡索等畫家的作品,也讓我們也駐足許久。另外他也有一整層展示古埃及文明的文物,與大都會的東西其實是不相上下的。 比較特別的是它有許多相當現代化的創作,只可惜相當前衛並不符合我們家的口味。 不過最讓毛爸興奮的是他又找到他的最愛--羅丹的雕刻,讓他老毛病又犯了--拼命的拍。老實說布魯克林博物館還蠻不錯的!

7/14新力新奇科技館、中央公園紐約愛樂音樂欣賞

圖片
經過昨日一天的休息後,今日繼續在曼哈頓遊走,不過由於今天的重頭戲是晚上的紐約愛樂年度在中央公園公演,所以中午才出門,只排了一個行程先前往新力新奇科技館參觀。 該館其實是在推銷新立自己的產品,在體驗館裡有許多新型的機器可以編輯錄音,另外也有許多的電玩遊戲,因此進場是免費的,但為了控管人數須先前往去取票,排定進場的時間。我們大約12點多到,預定在13:45可以進場,所以並沒有排很久。不過由於去美國的時間正逢金融風暴,經濟不景氣下,感覺新力館沒有維護得很好,很多的機器耗損後並未換新,似乎沒有書上講的那麼好玩。加上英文真正並不是很好的情況下,有很多的機器簡直是亂操作一翻,效果並不好。 不過毛豆、毛妹和毛爸在充當主播、採訪記者的錄影室中卻玩得非常高興,毛媽在心裡偷想,毛爸總算是一圓當主播的夢(雖是毛妹尚主播檯)。另外最熱門的電玩遊戲,簡直要排隊排很久,可是就算排到了,因為都是肉腳一下下就要換人了,加上其時進去的有許多人排隊的禮貌都沒有的情況下,毛豆玩了滿臉豆花。 不過最特別的昰,在出口處它們會給你一張你在館內玩錄音、影像等設備的記錄證書,因為我們操作不當,每張看起來都是奇怪,不過算了就當作紀念吧! 而我們後來就從新力館走路前往中央公園,途中經過了川普大樓,決定進去二樓的Starbuck喝杯咖啡,享受一下高級地段打尖的樂趣。 原本以為四點多前往應該還太早,不過當越來越靠近中央公園,發現人潮越來越集中朝同一方向前進,心想該不會已經沒位置了吧?等到真正到達表演地點--大草坪,哇塞!已經是人山人海,不僅中央地區擠滿人,甚至連外圍也沒有多少空位,最後幾經尋覓找到在一個日本家亭座椅的後面,因為其時距離舞台很遠根本不用看前面的情況下,就定位了。

7/12晨邊高地--聖約翰教堂、哥倫比亞大學

圖片
走完了修道院分館後,我們又前往了上曼哈頓的陳邊高地兩個著名景點-,不過因為紐約地鐵因有百年歷史,所有它常利用周休二日使用綠較低的時候進行維修整頓的工作,所有有些路段是用公車接駁的方式,結果我們在修道院轉往聖約翰教堂時,因轉接公車出錯,又往回坐,導致拖延了一段時間,等到我們真正趕到用約翰大教堂時,對不起已經過了開放時間了,所以只能在外頭看看而已,無法進入一窺奇華麗的內部,實在可惜,它開放的時間周一到周六是7:00--18:00,周日則延到19:00。(不過我記得恐須再查證喔!) 聖約翰大教堂自1892年開始動工,據說截至目前為止只完成了2/3而已,尚需要50年才能真正全部完成,實在是可怕啊!完成後會是世界最大的教堂,看樣子可以和西班牙的聖家堂媲美喔。不過門口的雕刻真的只能嘆為觀止,歌德式的建築在此展露無遺。 而在旁邊的哥倫比亞大學與哈服、普林斯頓同時是美國私立的長春藤名校,一進校門就是兩棟學校著名的兩棟大樓--洛紀念圖書館(現已經改為管理事務所)和巴特勒圖書館,在校園內逛逛則到處可見三、四名學生群聚討論功課的畫面,讓我們家的毛豆建是到美國大學生和研究生認真的一面,不過由於時間已經有點晚了,所以只能隨處閒晃一下,不過我們家的毛爸在逛校園時卻別有用心,一直在懸找它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所,仍是離不本行,不過偌大的校園似乎難覓其蹤跡,最後只好抱著心有不甘的心情要離開,但是沒想到在校園另一邊的出口鏡發現它的招牌,讓毛爸又興奮的下巴都快掉下來了(因為太開心了嘴巴都和不上了)。

7/12修道院分館

圖片
大都會修道院分館雖是MET的分館,但是位置卻不在第五大道上,與大都會博物館相距甚遠。它是在曼哈頓的北端,矗立在崔恩堡公園(Fort Tryon Park)的小山丘上,從他的觀景台可以眺望哈德遜河和華盛頓橋,漫步在其中你甚至有一種隱士的感覺,實在難以想像在繁華喧鬧的紐約有如此的淨土。 一下地鐵之後可以搭乘電梯直通外面,在紐約地鐵一向給人很髒的感覺,甚至有一次我們誤搭時,差點沒讓毛媽歐吐,整個電梯插滿了尿騷味,在紐約的日子裡就算再累也不願再踏入它一步。但這裡的電梯例外,而且我們看了一下似乎通往外頭的唯一通路吧! 出了地鐵外面有公車可以通往分館,通常旅遊書建議去程因為是上坡走起來會比較辛苦,但是那天不知是因為是星期日,所以大概等了半小時未公車總影,所以決定還是徒步前往,沿路看到許多家庭在公園玩樂,顯然崔恩堡公園應是罵哈頓的後花園,而且沿路有許多不知名的花草,讓我們駐足許久,走到時仍未見公車開過,還慶幸自己的決定。 從修到院分館的外觀看來它就已經吸引目光了,當你踏入入口後,就會有一條細長通長廊銀面而來,途中有計務處可以讓你寄放行李減輕等一下參觀的負擔,走過長廊你才真正到大廳的售票櫃台,它的建議票價和MET的一樣,而且如果你在同一天已經參觀過大都會博物館了,體可以持相同的票免費參觀。不過兩館距離太遠,加上大都會可看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根本是來不及過來這邊參觀囉!不過了,我們還是只用了一人一元的方式進入參觀。

7/12富立克美術圖書館(The Frick Collection)

圖片
今天是周日,因為富立克美術館在周日11:00-13:00有自由捐獻,所以想當然爾的今天的首要目的地就是它囉!它是一家私人美術館,展示鋼鐵大王亨利富立克(Henry Clay Frick)歷時40年所蒐集的收藏品,整個館藏主要是以文藝復興初期歐洲的繪畫作品。開放的時間周二--周六10:00 --18:00,周日式11:00--17:00,周一休館。平常成人票是$15美元,只有周日兩個小時的自由捐獻時間。 不過由於它是私人的美術館,所以在管理上較公立嚴謹許多,因此在這裡不准照相、不准飲食,我們家毛妹逛累了口渴,跑到它的中庭花園喝口水都被禁止,而且只要太靠近畫作也會招來管理員的關注,不像在大都會等美術館自由許多。 在這裡的館藏主要是以古典畫作為主,一進門就是雷洛瓦(Renoir)的「母親和孩子們」(Mother and Children),細緻的畫風令人讚嘆,另外館中業展示了維米爾(Vermeer)的 「 女主人和女僕 」 和 「 軍人和微笑的女郎 」 兩幅畫,其中女主人和女僕亮光焦聚集中在女主人接獲來信時驚訝的表情,似乎已經透露信中男主人不幸的消息。 而林布蘭(Rembrandt)的自畫像更是讓我們流連忘返,在全暗的背景襯托下,兩眼炯炯有神的眼神捉住你的眼光,讓你無法抽身離去。另外如泰納(Turner)、竇加 (Degas)和米勒(Millet)等各個時代的畫家劇作,你只能感嘆這位鋼鐵大王還不是普通的有錢喔!

7/11搭Aerial Tramway、世貿遺址(Ground zero)、21世紀百貨(21 Century)

圖片
今天的重頭戲主要是去搭TRAM,當初來紐約沒幾天,老么安安本來就要帶我們去搭乘,只可惜用餐時毛妹已經因時差問題體力不支了,在餐廳時已癱在餐桌上而作罷,因此 這天 規劃自個去坐,在美許久的弟弟們一談起它也覺得蠻鮮的,雖然他們建議晚上去搭剛好可以看看漫哈頓的夜景,但昨晚在帝國大廈已經看夠了夜景,決定今早起個早去羅斯福島 (Roosevelt Island) 玩玩囉! 因此當初規劃不周所以還坐車到曼哈頓的總站(位於59街和地2大道的交叉口附近)去搭乘,它是紅色的小型覽車,建造於1976年,只不過距離很短,搭車時間月止右4分30秒左右,而且因為時間短,所以纜車上只有頭尾兩端有一排座位(約可坐8人),其餘乘客幾乎是站立,想當然爾乘客是羅斯福島當地居民居多 ,票價等於是一段地鐵的票,對當地居民出入曼哈頓絕對比搭乘地鐵方便。

7/10 時代廣場(Times Square) 麥迪遜廣場(Madison Square Gaeden)

圖片
今天我們主要是延續昨日的行程,繼續在曼哈頓的中城漫遊,因此我們又回到中央車站、洛克斐勒中心等據點,其實每一此的閒逛總有新的發現和體驗喔! 不過由於今天另有重責大任是要去美國運通銀行換旅行支票,因此我們從洛克斐勒中心轉往一間教堂--圓頂教堂,一般的旅遊書很少介紹,他的建築逐主要特色是屋頂是個大圓形,從內部看起來頗為壯觀的,可惜當時正在整修,無法觀看其外的景觀。 可是在這裡停歇的時候,讓毛爸最為興奮,一定要去拍照的是一間旅館,這是紐約最有名的華爾道夫旅館( The Waldorf  Astoria),是他上課的教材,說什麼他都要繞道對街去拍幾張照片才行,而且興奮很像種了幾百萬彩卷一樣。不過當他告訴孩子們有關這個飯店的故事時,毛豆和毛妹也才體會到位和毛爸會如此興奮呢!

7/9一場午後的音樂會在布萊恩公園Bryant Park

圖片
我喜歡Bryant Park。四處是喧鬧的第五大道、四十二街,高樓環繞,辦公室林立,但是, 卻保有一個讓人可以怡然自得、輕鬆愜意的城市綠地。 Bryant Park與中央公園比起來,一個是小家碧玉、一個則是豪門巨富。 來紐約只去過中央公園,那是必然, 但大多數人總是會忽略這座特別的小公園, 事實上這座公園是為了紀念提議設立「中央公園」、「 大都會博物館」的主要幕後推手的William Cullen Bryant (1794-1878),Bryant是美國抒情詩人, 也曾當過記者,並且長期擔任” New York Evening Post”的編輯,在公園與紐約市立圖書館之間, 矗立一座紀念他的雕像,雕像下刻有他的詩作: Yet let no empty cust of passion find an utterance in thy lay a blast that whirls the dust along the howling street and dies away but feelings of calm power and mighty sweep like currents journeying through the windless deep.

7/9中央車站、第五大道、聖派翠克教堂和洛克斐勒中心

圖片
今天中午先在布萊恩公園(Bryant Park)聽一場 午後的音樂會 ,之後便充分利用地鐵的七日劵,在曼哈頓的中城暢遊,有時搭乘地鐵、有時利用巴士,不過巴士路線較複雜(紐約巴士的路線圖可以在地鐵票亭索取,但我們是在紐約公共圖書館的地圖室拿到),其間我們曾經搭錯車,好心的巴士司機在下一站讓我們下車,順便也熱心地告訴我們可以搭乘哪一路線較方便,讓我們體驗到美國人熱心的一面。 紐約公共圖書館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   離開布萊恩公園,沿著42街向東行,才走了沒幾步路就是紐約公共圖書館,我們是從42街的側門進入,一進門就是兒童圖書館。只能說美國小朋友很幸福,兒童館裡完全以小朋友為中心,所有的布置非常有童趣,可以吸引小朋友的目光,加上美國是個大熔爐,即使是小朋友的圖書館,除了英文書外,其他如中文、日文、西班牙文、甚至是韓文的圖書都可以找到(事實上,這次去美國去了五個大小不同的圖書館,幾乎都可以看到這種多元文化的痕跡)。 當天也有為小朋友說故事的時間,參加的小朋友幾乎是2歲以下,每個都打扮得跟小王子和小公主似的,真想捏他們一把!

7/8自由女神和華爾街

圖片
7 /7由普林斯頓回來已經很晚了,隔天我們安排了自由女神的參觀。主要是在我們安排七日遊的同時發現毛豆一直想去的自由女神頭上的皇冠參觀的票早沒了,只剩下基座的票了,而且是從紐澤西出發,因此那天從普林斯頓回來就沒回QUEENS了,選擇再紐澤西待個晚上,隔天一大早讓尚未上班的弟弟送到碼頭搭船,反方向參觀了自由女神。 其實自由女神自911之後它已經關閉很久,直到2009年7月初才開放,剛巧是我們前往紐約的時間,目前參觀自由女神基座和皇冠都需要先預約時間,它可以在網站上連船票一起購買,只要用電腦印下證明,就可以直接搭船了。 所以當我們上網查資發現皇冠參觀的票早已沒了,只剩下從紐澤西出發參觀座台的票,還好友弟弟住在紐澤西,而讓兩歲雖然去過自由女神的毛豆再度上島上觀光一下。所以若你去紐約打算要上自由女神皇冠的人,可能要及早預約,不然就是像許多觀光客一樣,只坐船到島上晃一晃就好了,不用排隊也不用忍受討厭的安檢,只要曬曬太陽、吹一吹海風也很不錯喔。

曼哈頓另類的交通工具

圖片
除了前文提及 紐約地鐵 +巴士暢遊曼哈頓 外,我們也利用了Path及NJ Transit兩種交通工具前往Newport和普林斯頓大學。並且在最後幾天前往聯合國時,因往返聯合廣場地鐵不便,因此決定搭小黃(Yellow Cab),享受了紐約便捷的交通。 PATH PATH(Port Authority Trans-Hudson) 是連結曼哈頓和紐澤西 的重要路線 ,穿越哈得遜河 (Hudson River) 往西到澤西市 (Jersey City) 、紐華克 (Newark) 等地,一共有四條路線。在曼哈頓有兩個起站,分別是位於中城區 33 街 ( 與第七大道及紐約賓州車站有地下道相 通 ) 以及世貿中心站 (911 事件受創後現在已重建完成 ) 。車資採單一費率計次($1.75元),雖然不屬於紐約 地鐵 ,但車站月台設置的自動收費閘門,仍可以接受 MTA 的 Metro 儲值卡。

7/6市民中心(Civic Center)、中國城(Chinatown)、小義大利區(Little Italy)、蘇活區(SOHO)

圖片
一早老三上班前順道就把我們載到市政廳(City Hall)附近的Park Row,大約9點多時我們徒步走上布魯克林橋(詳情見 布魯克林橋 )(Brooklyn Bridge),下橋後前往市政廳,可惜市政廳並未對外開放,連通往辦公大樓的小道都被管制封閉,因此,我們只能在前面的公園(City Hall Park)停歇一下,順便研究一下待會的路線。公園內有美麗的噴泉跟典雅的路燈,但令毛爸驚訝的是,公園內竟然有N. Y. Tribune(論壇報)創辦人Horace Greeley的雕像,只見他拿著相機猛拍,一點都不會忘記他是新聞人的角色。 這個公園緊臨市政廳的地方還發生一個最近的熱門新聞事件--那就是2009年Yankees贏得世界大賽,舉行遊行之後,獲頒市鑰的地方。 市民中心(Civic Center) 在市政廳附近幾棟建築物都滿有特色的,其中有棟大樓甚至中間以拱橋搭連,拱橋下是提供車輛通行的馬路。 另外,在 Broadway與公園交會處上,也有數個景點如紐約大學、 Tweed法院、Woodworth Tower Building等等,可惜咱家的毛豆老毛病又犯了,為了找廁所解決問題,耽擱了許多時間,最後終於 走到Broadway的麥當勞,才告完成。只可惜已經距離市政廳有一段距離,我們決定放棄那些景點囉! 而在美國自助旅遊,最讓我們頭痛的是廁所的問題,尤其是在曼哈頓。不過後來知道一些竅門也就能較輕鬆遊玩,廁所問題容後再述。

紐約七日自助旅遊行程

這是我們在紐約七天利用metro-card的行程,其中有一天因為與多年未見的朋友相約在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見面外,其餘的時間真的是在紐約急行軍,常常是早上 10 點出門,晚上將近 10 點才回到家,因為一開始弟弟們就提及紐約地鐵還蠻安全的,加上從地鐵回家的路都是商店 ( 大部分是印度人開的店,所以晚上還開門 ) ,在安全無慮下我們也就玩到很晚才回家。 7/6 一早在市政廳(City Hall)下車,走上布魯克林橋(Brooklyn Bridge) →走回市政廳前方公園(City Hall Park)休息 → Broadway Ave.與公園交會處有數個景點 →搭地鐵前往中國城(China Town) →小義大利區(Little Italy) →搭地鐵前往 SOHO 區 ( Old St.Patrick Cathedral) 7/7 Princeton University 7/8 上午前往自由女神(Statue of Liberty)景觀台(從紐澤西碼頭搭船,先經過艾利斯島Ellis Island。 → 下午回到下曼哈頓的砲台公園(Battery Park) (這裡的Castle Clinton是購票前往自由島售票口,也是獨立戰爭歷史古蹟, 此外,South Ferry是搭船處) →走往奔牛(Charging Bull)(旁邊的小公園Bowling Green Park是紐約市最早設立的公共公園) →三一教堂(Trinity Church) →華爾街(Wall Street) 7/9 觀賞布萊恩公園 (Bryant Park) 午後演唱會開始 →市立圖書館(N. Y. Public Library) →中央車站 (Central Station) 、克萊斯勒大樓 (Chrysler building) →再走Fifth Ave. →聖派翠克教堂 (St. Patrick Cathedral) →洛克斐勒中心 (Rockefeller Center) 7/10 從中央車站出發 ( 看 Subway 小博物館-New York Transit Museum ) (發現有趣的小店Pylionis), → 搭公車轉...

紐約地鐵+巴士暢遊曼哈頓

美國紐約市一個很適合自助旅遊的城市,和美西的舊金山和洛杉磯比較,紐約和舊金山是我們推薦不用自己開車,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玩樂一番的兩個城市。 但是,說起紐約的地鐵,卻讓我們家的孩子猛搖頭。毛爸告訴他們,紐約地鐵已經有一百年的歷史了(可以參觀紐約的地鐵交通博物館-主館位於布魯克林,小型分館位於中央車站),台灣的捷運和他比起來簡直是小嬰兒,尤其是目前內湖線加入營運後,動不動就擺譜的情況下,有時你不得不佩服錯綜複雜的紐約地鐵系統。

7/4一家烤肉,萬家香

圖片
數十年前,「萬家香」的廣告讓中秋節成為台灣人的烤肉節。7/4不但是美國的國慶,也同樣是他們的烤肉節,原因不清楚,但是跟台灣一樣,國慶日家家戶戶都在烤肉。我們在叔叔家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超高級」烤肉。 要說「超高級」烤肉,除了要有美食外,環境也不能少。 以往中秋節在台灣烤肉都在室外,九月多的台灣說真的也還是很熱,加上煙燻炭火,每回烤完肉,衣服不但全是汗,身上也都有煙薰的味道;就算是在燒烤店,排煙效果也很有限。現在,在叔叔家不但有超強力的抽油煙機,還有呼呼作響的冷氣(超幸福的)。 若層次再提升一點,更是少不了美景。(101上的餐廳、陽明山上的餐廳、花蓮七星潭的餐廳,不論好吃與否,全都很貴,原因就是他們有別的地方沒有的美景。你跟他們抗議,他們可會說你可以去別的地方吃啊!只是全世界只有我們這家「餐廳」在這裡。)現在我正坐在叔叔位在27樓高的房子,往外一看,跟我乾杯的是屋頂呈現白、紅、藍三種顏色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與克萊斯勒大樓(Chrysler Building)超有特色的屋頂,真是太讚了!! 食物很棒、啤酒也很正點(我只喝了一點,因為未滿18)、還有春強叔叔也加入我們,真的很愉快。吃到8:30,我們連忙趕去哈德遜河(Hudson River)河邊,而當天天邊的彩霞也很配合,讓我們看到超美的天空,為尚未登台煙火秀作宣傳。 當我們來到河邊時,河濱已經站滿了人,就連平常不算多(跟今天比起來)的哈德遜河上也擠滿了各式各樣的遊艇渡輪。

6/29中國人和韓國人勢均力敵的法拉盛(Flushing)

圖片
到了美國近一個星期,除了遠征大西洋城外、還逛了MoMA和自然史博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兩個博物館,因時差還沒有完全調整過來,體力有點透支,因此,在這一天我們採取「休兵政策」,與在紐約的舅舅吃頓飯、逛逛法拉盛(Flushing)外,就沒有其他的行程了。 法拉盛目前是紐約曼哈頓中國城(China Town)之外第二個華人聚集的重鎮,位在地鐵7號車的終點站,它與中國城最大的差別是屬於新移民(不管是台灣或中國)的社區,Flushing的另外一邊則為韓國移民的據點,韓式烤肉店四處林立(我們日後曾去過一家,味道到也普普,容日後再說)。

6/28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圖片
位於紐約曼哈頓的上西城(upper west side)81街,緊鄰中央公園旁的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http://www.amnh.org),自然也是我們帶著毛豆和毛妹必去的博物館之一。尤其是毛妹看過了班史提勒(Ben Stiller)主演的「博物館驚魂夜」( Night at The Museum )之後,更是一個來紐約念茲在茲必去的地方(事實上「豪門保姆日記/ The Nanny Diaries 」中的女主角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當保姆最喜歡帶小朋友去的地方就是這裡),只可惜我們的英文程度並不好,所以很多展出的物品內容是有看沒有懂,算是囫圇吞棗的硬吞史博館了。